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内在动力。检视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我们发现:科学主义、权威主义、精英主义、功利主义是支配大多数青年教师的主要教育理念。反思这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呼唤,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保障。
反思科学主义教育理念。科学主义或称为唯科学主义是那种把所有的物质存在都置于自然秩序之内,并相信仅有科学方法才能认识这种秩序的所有方面的观点。我们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不等于视科学为万能。科学主义教育理念对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消极影响:首先表现为工具理性主义,把大学教育规律视为自然法则,大学教师只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教学,便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全然漠视大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将人“物化”;其次表现为大学教育过程中技术主义盛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被简化为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第三表现在大学教育研究方面,十分迷信数量分析的方法,认为只有量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第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大学生对那些以“科学”相标榜的事物的敬畏和盲从心理,扼杀了大学生的怀疑精神。
反思权威主义教育理念。权威主义是将大学视为一种权力的实施机构,在这个机构当中,有权势者(大学教师)对无权势者(大学生)拥有绝对的权威。权威主义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中的表现之一是,形成了具有强烈权威主义色彩的大学教师观和大学学生观,教师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只能言听计从;表现之二是对大学教育内容的神化,使大学生形成了“知识是具有绝对正确性的必然真理”的观念。大学教育内容作为一种法定文化,“科学文化”被普遍地认作是确定的完备性学说,教师引导学生埋头于知识的记诵和储备,使学生相信每个问题的解答只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或方法,其结果必然是磨灭了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反思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精英主义是一种认为大学教育主要应以培养少数英才为唯一目的的教育理念,它其实是一种通过大学实施的社会分层。精英主义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中的表现之一是,大学教育或其重要表征——文凭,已经被异化为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进入大学读书,则表明跻身“精英”阶层,进入主流社会,拥有美好前程;表现之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关注那些“精英”学生,致使大多数学生处于发展的不利地位,进一步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表现之三是,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均按培养“精英”的要求进行设计,忽视大众高等教育的真谛是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最大潜能。
反思功利主义教育理念。功利主义是一种以眼前利益的获得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所应当要讲求效益,但是提倡讲求的是长远的利益,而非教育的眼前利益。功利主义教育理念对大学教育的危害之一是,阻碍了教育目的、功能的发挥,使教育目的难以真正成为评价的标准,导致了升学主义的风行;危害之二是在人才观方面,考试的优胜者便被认为是优秀学生,反之便是差生;危害之三是导致急功近利的知识观和教学观。(刘尧)
《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