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务处要求,根据教务处下发了2021年春季线上教学的工作通知。美术学院计划制定2021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实施工作计划,指导并监控美术学院线上教学的实施过程,做好线上教学评价工作。同时做好学生返校后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准备工作。
一、成立美术学院2021春季学期线上教学管理小组
组长:张高志
副组长:张万山、高一帆、刘冰怡
组员:蒋丽、杨光、张昭阳、高一凡、县选平、孙萌、石野飞、刘佳、李爱民、熊丽红、张颖、齐彦鹏、朱颖杰、蔺泽丰、孙茜、于露
二、线上教学课前准备
2月22日前教学周前4周有教学任务的老师提交“2021春季学期线上课程教学具体实施方案”(见附件6)及“线上课程教学清单表”(见附件1)。(线上课程形式:学习通、雨课堂、钉钉、腾讯课堂、QQ群、微信群等并提交课堂进入号或二维码)上交给各教研室主任。授课教师请将班主任加入课程群,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管理工作形成有效沟通。
2月23日教研室主任审核完成并汇总给教学办。
2月24日将线上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下发给各授课班级。
2月25日各班班主任认真落实全体学生是否都已经收到具体方案并做好课程课前准备,并填写附件3“线上教学落实方案统计表”上交教学办。
2月26日教学办建立汇总前4周所以课程的听课名单。
2月27日前教学办将相关材料上交教务处。
3月1日开学前授课教师准备好课程教学日历、教案及讲义。
三、线上教学过程阶段
1、3月1日开始进行线上教学,授课教师每日课程结束后提交教研室主任“每日线上教学情况表”附件4。
2、教学管理小组成员进行线上课程听课,组长、副组长每周不少于2课时,成员不少于1课时。听课人认真完成好听课记录并与授课教师及学生进行评价及反馈,每周日将听课记录上交教学办。
3、班级信息员每周周日提交班级课程情况评价及反馈上交教学办。
4、实习实践课:做好2021年春季学期线上实践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实习、实践指导教师提前准备视频资料,对线上授课环节进行关键要点讲授,并安排学生课后自主训练上传视频,教师进行指导点评;或利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练习。
5、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指导教师采用 QQ、微信、视频连线或使用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等方式进行指导。各指导教师前各教研室根据专业情况安排好指导进度工作,每周将指导进度材料提交给各教研室主任,以备返校后教务处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创作)中期检查工作。教学办指导指导教师及毕业生做好毕业论文系统录入各项工作。
6、授课教师做好线上辅导、答疑等过程教学和过程评价,并整理好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各种过程性材料,存档备查。对线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实行“一人一策”、“因人施策”,“一对一”进行帮扶。
四、线上教学总结阶段
依据学校教务处线上课程结束后1周内,提交线上课程总结,并做好线上线下课程衔接工作。整理完成美术学院线上教学工作总结上交教务处。
 
  
   美术学院2021春季线上教学工作明细  | 
  
  
   时间  | 
   内容  | 
   负责人  | 
  
  
   2月22日  | 
   2021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附件6  | 
   美术学教研室:孙萌            视觉传达教研室:张昭阳、县选平  数媒与环艺教研室:高一凡、杨光  | 
  
  
   
  | 
   美术学院开设线上课程清单 附件1  | 
  
  
   
  | 
   
  | 
  
  
   
  | 
   汇总线上教学具体方案附件6及课程教学清单 附件2  | 
   蒋丽  | 
  
  
   2月24日  | 
   线上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下发给各授课班级  | 
   熊丽红  | 
  
  
   2月25日  | 
   线上教学落实方案统计表  | 
   班主任  | 
  
  
   
  | 
   落实方案统计表汇总 附件3  | 
   熊丽红  | 
  
  
   2月26日  | 
   汇总材料上交教务处  | 
   高一帆、张颖  | 
  
  
   2021/3/1—  | 
   每日线上教学情况表 附件4  | 
   各教研室主任  | 
  
  
   
  | 
   每日线上教学情况统计表 附件5  | 
   杨光  | 
  
  
   3/7、14、21、28  | 
   听课记录汇总(3月7日、14日、21日、28日)  | 
   蒋丽  | 
  
  
   3/7、14、21、28  | 
   班级课程情况评价(3月7日、14日、21日、28日)  | 
   班级信息员、张颖  | 
  
  
   3/7、14、21、28  | 
   每周日毕业论文指导情况  | 
   各教研室主任  | 
  
  
   2021/3/1—  | 
   毕业论文系统工作  | 
   杨光  | 
  
  
   
  | 
   
  | 
   
  |